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力帆新能源汽车测评结果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力帆新能源汽车测评结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转型风潮势不可挡,力帆汽车能凭新能源翻身吗?
我感觉,想用新能源去翻身,真的是太慢了。现在的还达不到那么成熟的技术呢。欠缺的方面还有很多好多。现在的新能源感觉就是垫脚石,但是以后新能源应该是可以发展起来的。
现在还不如把研究新能源的资金和功夫放在普通汽车上,研究出一些新的节能减排的技术来提高知名度,和销量。
个人观点,勿喷~
我相信,力帆能够翻身!这是因为,力帆是民营企业中比较单纯的车企,可以以船小好调头的方式面对新能源汽车,确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再加之,力帆制造的重头戏,还有摩托车这一大块,自然会在制造的平衡中容易把握住自己。只不过,力帆既需要在家族企业中,保持稳定与更多的定力,并能够真正的与过去的急功近利问题引以为戒,这样,力帆才能更好的突破......!回答完毕!凌然
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似乎是大势所趋,对于所有车企来说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力帆同样如此。传统车型车方面,10月份力帆销量为3874辆,同比下滑35.78%,1-10月累计销量为83259辆,同比下滑6.5%;相比之下,力帆的新能源产业倒是有不小的发展,10月销量为1180辆,同比增长45.32%,1-10月累计销量为7108辆,同比增幅达到94.85%。
事实上,2007年开始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力帆是较早进入新能源产业的传统车企之一,曾经也是市值百亿级的自主品牌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也很大,比如旗下分时租赁品牌盼达和百度Apollo合作,与车和家合作等等,但力帆在造车路上还面临很多困局。
近几年来,力帆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根据力帆2018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力帆目前的负债率达到75.02%,截止到今年3月底。力帆负债278.63亿,股价也跌倒了历史最低值,销量低迷没有利润,将会影响到力帆在新能源产业方面的投入,新能源技术正处于日新月异的发展过程之中,想要在未来占据技术优势,就必须加大投入开发新技术,也才能在后补贴时代保持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力帆这方面并没有优势。
即便目前新能源发展势头不错,力帆也经受了很挫挫折,骗补***、产品山寨、C-NCAP碰撞测试安全性被质疑......,负面评论不断,前不久力帆650EV的自燃***更是把力帆推上了风口浪尖。
总而言之,以目前力帆的状况,想要在新能源的造车大军中杀出一条血路,力帆还要找准方向,夯实基础,才能打赢这场攻坚战。
首先力帆汽车在新能源领域并未占优势,在技术与经验积累上都处于尴尬地位。最近几年力帆汽车才开始着手新能源产业。不过力帆汽车很会抓住机遇与市场空隙。比如若干年前的力帆汽车出口,当时在国外也占领过一片天地。一个企业的生存与竞争力主导在于这个企业的领导。领导若是牛逼,天都能让他搞个窟窿。能不能翻身还得看力帆汽车的领头羊核心人物有没有这个决心。新能源汽车的转型,是一个新事物替代老事物的过程。虽然慢或者艰辛,但替代是必然。
你认为力帆的新能源车好吗?为什么?
这么解释吧!很多人喜欢没有根据的去评论一些现象。我15年开始买第一部新能源车,比亚迪唐,用了3年,基本没毛病。质保中,比亚迪服务还可以。。三个月前买了一部荣威erx5。用到现在也觉的还可以。个人建议,新能源还是比亚迪比较靠谱。国际最好特斯拉,国内最好也许就是比亚迪了,毕竟是电池起家的车企。
谢邀,头条君、懂车帝!欢迎关注头条号“车神趣事”!
力帆汽车曾经与吉利一样,也是摩托车起家,2006年涉足汽车行业,比吉利进入的较晚,但力帆老板尹明善是个了不起的渝商,它50多岁从学校辞职创业,成立了力帆集团,目前尹明善董事长已经80多岁,无暇管理那么多力帆集团旗下产业,目前的力帆汽车现状有些悲惨,已经沦为三四线品牌。
力帆汽车在国内的存在感较低,但在重庆、在国外(俄罗斯、非洲、中东、南美洲国家)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力帆是国内出口汽车数一数二的品牌,主要还是力帆汽车售价较低,而外观虽然在国内不怎么时尚,但在国外还算中规中矩,曾经有非洲武装力量使用力帆汽车作为军车,可见其质量可以的。
力帆新能源车型较少,目前有330EV、650EV,一款是小型车,一款是紧凑型轿车,650EV补贴前售价分别为16.89万元和17.58万元,补贴后售价分别为7.99万元和8.68万元,官方综合续航里程为305km。在整个新能源市场,这个售价还是比较低的,但续航里程也较第一梯队的450、500较短。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力帆新能源汽车测评结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力帆新能源汽车测评结果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