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能源公司用车推荐书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新能源公司用车推荐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新能源公务用车车型目录?
主要包括: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以及增程式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多用于城市短途出行,具有低噪音、无尾气污染等优势;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它的燃料效率更高,可以在低速行驶时使用电力,可以节省油耗;增程式混合动力车更适合长途出行,它***用电池+内置发动机的形式,电池可以提供大量能量,更加省油。
想上沪牌,有哪些二三十万的新能源轿车推荐?
现在新能源车取代燃油车真的是大趋势,但是我觉得现在新能源技术不够成熟,现在市场上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都层次不齐,高的有500公里,低的只有300公里,如果要开长途的话续航是个很大的问题。即便高速上面的服务区都可以充电,但是充电速度即便有快充技术也肯定赶不上加油速度的。更何况,万一碰到的国庆小长***大家都出去玩,高速上就够堵的了,服务区肯定也挤到爆,服务区的充电桩够用吗?要等上多久?
所以如果是为了沪牌选择新能源车的话,插电混动是个不错的选择。现在市场上的插电式混动车纯电续航里程在60-80km,平时上下班基本也是够的,如果要走长途也不怕充电续航的不方便,在现在这样一个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转型的阶段,我个人认为插电式混动是最好的选择,一方面能享受政策的优惠,另一方面也保留着燃油车续航的便捷。
最后二三十万的新能源车型其实选择很多,现在再筛选一下,20-30万的插电式混动车型,大致有这么几款可供选择:轿车可以选择,吉利旗下的博瑞GE新能源和帝豪新能源;荣威的ei6、e950和e550;传祺GA5新能源和GA3S phev。主要是一些国产车型,性价比比较高。合资品牌像索纳塔今年推出了新的新能源车型,不过现代的车大众口碑似乎不怎么样,不是很推荐。
现在上沪牌的话,根据政策,纯电新能源车跟插电式混动新能源车都可以享受到这样的政策优惠。
二三十万如果买燃油车的话可以买到一辆不错的合资B级车了,但如果买新能源车这个价钱就有点尴尬了。
纯电新能源市场的话,高端品牌的特斯拉,价格已经望尘莫及了,可以先打消念头。那就把目光转向自主国产车市场,现在国产新能源车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现在去上海街头的话,可以看到许多挂着绿牌的新能源车,而其中基本上是被吉利、荣威、比亚迪三个品牌垄断了。所以如果考虑自主国产车的话,这三家的新能源车型都可以考虑,吉利旗下的帝豪新能源,比亚迪唐和荣威的RX5新能源这几款车型都是不错的选择。
除了纯电新能源车之外,插电式混动车同样可以上到新能源牌照,同样还是在三家自主品牌进行选择,吉利刚推出不久就备受关注的博瑞GE是个不错的选择,其中还分了MHEV和PHEV两款不同程度的新能源车,考虑到沪牌的话可以选择PHEV版本,纯电续航可以达到60km,足以满足日常出行需求。而且相比于纯电的新能源车,插电式混动车机动性更高,电量不足的时候可以直接烧汽油,不怕中途没电找不到充电的这种尴尬情况。
了解了一下新能源的补贴政策:
主要是针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有国家补贴和市级财政补贴。但在本市购买符合相关标准的进口新能源汽车,并在本市注册登记,能获得免费专用牌照,但不能取得本市财政补助。
按照中央补助标准,结合本市推广目标要求,设定本市补助标准。对符合条件的纯电动汽车,本市按照中央财政补助1:0.5给予本市财政补助;对符合条件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且发动机排量不大于1.6升的,本市按照中央财政补助1:0.3给予本市财政补助,
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国家和本市财政补助总额,原则上最高不超过车辆销售价格的50%。如补助总额高于车辆销售价格50%,在扣除中央补助后,计算本市财政补助金额。
备选车型纯电动
在售的只有腾势和众泰,腾势是比亚迪和戴姆勒共同设立的合资企业,众泰的z500EV还是16款,价格补贴后却只有12万多,价格悬殊太大无法做比较。
配置太心酸,感觉众泰的电动车是老年代步车,
还不如几万块钱买传统动力汽车都比这个安全,众泰应该好好改一下了。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配置方面希望根据自己的爱好习惯去挑选,而且这些车企都是有过传统造车经验的,都各有长短。
最后,小编在多嘴几句,为什么不推荐那些新兴的新能源自主品牌?因为那些品牌,没有造车经验,没有传统车企的脚踏实地的积累,想通过潮流外观和主流内饰获得销量,没有产品口碑,消费者也不是傻瓜,肯定是不会优先考虑的,再反观比亚迪,吉利,都是一步一步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慢慢积累的。有自己的产品和客户群体,一定会赢在未来的。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新能源公司用车推荐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能源公司用车推荐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