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新能源成功打入东欧市场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新竞争
近年来,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多个海外市场。就在最近,这个知名电动汽车制造商又取得了新的突破,成功打入了中东欧市场!据报道,匈牙利是比亚迪进入的第一个中东欧乘用车市场,这一举动无疑是对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的进一步肯定。
比亚迪能够进军中东欧市场,其实力自然不容小觑。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佼佼者,比亚迪不仅在国内拥有着良好的口碑和市场份额,其新能源技术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在。过去的几年里,比亚迪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这次进入中东欧市场,比亚迪并非毫无准备。在之前的一系列动作中,比亚迪已经向外界展示了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如今,比亚迪凭借着优秀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赢得了匈牙利消费者的青睐和信任,成功打入了中东欧市场。
看到这里,相信有不少读者会好奇,比亚迪进入中东欧市场究竟意味着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待。
首先,比亚迪进入中东欧市场,无疑将进一步推动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随着比亚迪等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加入,欧洲消费者将有更多选择,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这不仅能够推动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繁荣发展,也将有助于减少欧洲对于传统燃油车的依赖。
其次,比亚迪进入中东欧市场将进一步巩固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国际地位。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随着比亚迪等品牌的不断努力,中国新能源汽车将在国际市场上拥有更多话语权和影响力,逐渐崭露头角。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比亚迪进入中东欧市场也将为当地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和便利。据了解,比亚迪已经与匈牙利当地经销商达成合作意向。未来消费者不仅可以在当地经销商处购买到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还能够享受到更加完善的售后服务和维修保养体系。这无疑将为当地消费者带来更多便利和***,也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影响力的逐步提升。
总之,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成功打入中东欧市场,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影响力的逐步提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于5月19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开设了两家门店,这标志着比亚迪电动汽车正式进入匈牙利乘用车市场。这一举措不仅拓宽了比亚迪在欧洲的影响力,也进一步推动了匈牙利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
在开业仪式上,比亚迪展示了ATTO3(元PLUS)、海豚和海豹三款备受期待的纯电车型。这些车型以其独特的设计、出色的性能和先进的科技配置,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
比亚迪欧洲市场及公共关系总监彭莹莹在致辞中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在匈牙利推出电动汽车。这不仅进一步扩大了比亚迪在欧洲的影响力,也体现了我们致力于为中东欧市场提供最新技术和产品的决心。”
他还强调,比亚迪电动汽车的推出,将进一步推动匈牙利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环保、高效、智能的出行选择。同时,比亚迪也将继续积极拓展欧洲市场,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据悉,比亚迪在匈牙利的两家门店均位于布达佩斯及其周边地区。未来,比亚迪***在该国建设更多的门店和服务网络,为中东欧消费者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购车体验和服务支持。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比亚迪宣布进入德国瑞典市场,你认为比亚迪在欧洲的发展前景如何?
德国***对新能源车的扶持力度也在增大,比如德国交通部长沃尔克·维辛Volker Wissing***实施巨额电动汽车补贴,以鼓励更多当地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这个维辛***就是大幅提高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购车补贴,力度有多大呢,举个例子:打算买辆售价4万欧元的电动汽车,全款购买后,凭借购买账单可在一年内向联邦***申请高达10,800欧元的电动车补贴款,也就是一辆28万人民币的车,***补贴7.56万,那在德国,张三就可以在***的补贴下用21万买到原价28万的比亚迪汉,比国内还便宜。
德国作为老牌高度发达的汽车轮子上的国家,汽车拥有量截至到有4854万台,而德国总人口在8300万左右,平均1.7个人就有一台汽车;德国是个对新鲜事物接受尤其慢的国家,购物依旧是现金为主,很多人还没用上智能机,以及绝大部分汽车还是手动挡,车机还以播放器为主,也因此当以比亚迪为首的新能源智能汽车进军德国市场,将会是对传统主机厂的一个降维打击,我期待这天的到来也很久了,在德国还没见到过中国品牌的汽车。
我暂时也不看好在欧洲比亚迪的发展,请注意我的用词,暂时!但是我是看好的比亚迪的在欧洲的发展的。从全球市场来看,欧洲这些老工业国,也许技术上,思想上,已经落后了。但是面子没落后啊。不得不说,各个国家都是一样,天下乌鸦一般黑!欧洲是大众,雷诺的天下,只要德国,法国,意大利的造车能力还没死绝,别人想获得***展,先天条件就不足。忘记是上个月,是哪个国家,还是整个欧洲,菲亚特500E刚刚超过了MODLEY,虽然我们大概都知道毛豆Y是更好的电动车。至少从品质来说。
虽说我们不懂汽车文化来着,我们不懂汽车文化,也许吧。但是我们懂这些老欧洲的脾气啊。至少看,比亚迪抢占欧洲市场,先不说份额能占多少,但是态度还是要拿出来。不光态度要拿出来,而且要高举这个态度,抢占多少市场份额,卖出去多少车都在其次,关键是这格调一下就打开了。至于市场,那只能靠不断加强的产品力,去一步步争夺!但是产品力是一回事,品牌号召力是另一回事!
与其它大多数的看法相反,根据我的观察现在却是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出海最好的机会,做市场的都知道抢占市场先机的重要性,真机不可失啊。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储备在近十年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取得充分发展,并经过中国市场激烈的筛选后,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里,已经是世界上第一梯队的选手了,代表选手特斯拉的柏林Giga工厂已经正式投产了,而我们还有这么多人看不清形势,外加上这些年疫情给欧洲所带来的影响正在给国产汽车品牌进入欧洲带来绝佳的机会,可千万别错过啊,急得我掐大腿。
就在德国生活快8年了,对德国情况最为了解,根据我的切身观察,总结以下:德国各大主机厂工人短缺·汽车生产力不足,德国通膨严重导致用工成本攀升-传统新车价格不占优势,全球汽车芯片供应不足-汽车产能不足。最近身边德国朋友同事买的都是二手车,主要原因是可短期提车,新车现在提车周期动则12-18个月之久且几乎没有任何折扣空间,因此也越来越多急需用车的人等不急转向了二手车,导致德国二手车市场价格水涨船高,楼主的一个朋友去年初买的大众高尔夫,上个月卖掉不光没亏钱还小赚了一笔。
虽然我认为短期内,更能开阔市场的地方,是东南亚,澳洲,拉丁美洲。甚至中东,这些地方才能大规模走量。但是你只有在欧洲能站住脚,你才可以更好在其他地方走量。个人建议,在今年年底比亚迪大规模产能提高以后,能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后,以后海洋网新车,发布会都在欧洲开,备选城市维也纳,柏林,巴黎,米兰,巴塞罗那这方面华为的教程应该还都在啊。再找两欧洲大牌内饰厂家站台合作,华为,莱卡教程,比如音响了,座椅了。谁知道呢。
比亚迪在德国和瑞典的销售方式为***用与欧洲大陆较大的经销商合作的方式,利用现有成熟的销售渠道短期内大量在德国和瑞典铺开,并辅以售后,所以短期内可以预期比亚迪在欧洲的扩张极快,而长期随着口碑的上升和了解人数的增多将保持持续上。综合我在德国多年的生活观察及和德国朋友同事之间的交流,BYD在欧洲市场的发展前景很有盼头,唯一担心的是BYD的供给策略导致国内提车时间会变得更长了。
大巴为比亚迪打开德国和日本市场大门提供了良好的品牌基础,再加上新能源储能系统以及纯电动叉车等业务的深入,比亚迪的品牌效应也逐渐深入人心。如今再次将乘用车引入当地,也就顺理成章了。比亚迪进入日本市场后,首先向日本提供了元PLUS、海豚、海豹3款e3.0平台打造的纯电动车型,尤其海豹,代表了目前比亚迪最先进的电动技术,也可以看出比亚迪对日本市场的重视。此次进入德国市场,虽然目前还未公布首批交付的车型,不过可以预见的是,元PLUS、海豚、海豹这3款车型应该不会缺席。
从车型上来看,其实完全不需要担心,这三款车型的产品力应对德日市场上那可怜几款电动车绰绰有余。但德日两国的汽车工业成熟,汽车服务也更加完善,要确保比亚迪能够在当地站稳脚跟,还需要从服务层面入手,提升服务水平,或许才是比亚迪立足海外市场的关键。
全面发力海外市场,聊聊那些进入欧洲市场的新能源品牌
从国内汽车市场正式向全球车企开放到现在,世界上所有知名车企都带着跑马圈地般的紧迫感疯狂地在中国生根发芽。面对这样残酷的挑战,中国品牌还能活下来甚至有所发展,已经算是一个奇迹了。但说到底,就算中国品牌发展的再成功,如果不能打进海外市场,也只不过是在自家地盘上抵御外敌。于是渐渐的,什么时候中国品牌也能像海外企业走进来一样的走出去,成了汽车圈里一个热议的话题。
如果说以前受累于汽油车的科技壁垒使得国内车企迟迟难以打开海外市场,那么随着近些年新能源之风的吹起,电动车与混合动力汽车却“偶然”成为了中国品牌争战海外市场的主力军。说来也巧,但凡向外出击的国内车企,都把欧洲市场当作了必争之地。
这件事其实很好理解,欧洲是汽车的发源地,造车水平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如果能在壁垒极高的欧洲市场取得一定成绩,也就等于变向地证明了自家产品的实力。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几家目前势头正劲,以新能源汽车作矛,为中国汽车的未来开疆扩土的先锋车企。
上汽大通MAXUS
就在今年10月,上汽大通MAXUS旗下千余辆EUNIQ?5、EV30等新能源车型从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出发,发往了英国、挪威等欧洲发达国家市场。此次出口共计1323辆,其中包含500多辆纯电动家旅MPV?EUNIQ?5,和500多辆纯电动智能物流车EV30。截至今年10月底,上汽大通MAXUS在欧洲地区的销量已超过万辆。
上汽大通表示其每一款产品均对标欧洲发达国家的严苛标准进行开发,不仅实现了欧六技术储备和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技术,在设计制造理念上也以国际基准和品质打造,旗下车型通过了澳大利亚ADR认证、?欧盟ECE认证、WVTA认证、海湾GCC认证等国际高标准认证。
在此基础上,上汽大通MAXUS的全球业务也已遍布48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澳新、美洲、欧洲、东盟、中东五大核心市场,海外累计销量已超过8万辆,初步完成了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布局。
比亚迪
挪威当地时间2020年5月7日,比亚迪宣布与挪威汽车经销商集团RSA合作。按照合作约定,RSA将成为比亚迪在欧洲的首个新能源乘用车独家经销商,负责比亚迪唐EV车型在挪威当地的销售代理,挪威也成为比亚迪开拓欧洲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的首个试点市场。
比亚迪表示,之后的合作产品除了唐EV以外,还将涉及多款纯电动卡车产品,包括2.6吨厢式货车、7.5吨轻卡、19吨重卡以及港口牵引车。而截至目前,比亚迪纯电动大巴在欧洲的累计销量已突破1300台,占当地市场份额的20%,排名第一。在全球范围内,比亚迪不能已累计交付纯电动客车超过5.5万台。
作为国内处于新能源领域前列的一家车企,比亚迪正在凭借先进的电动技术逐步进入全球市场。
吉利
同样是今年,吉利领克第一家海外线***验店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正式开业,这也是领克在欧洲第一家销售网点,标志着吉利乘用车品牌正式发力欧洲市场。
也就在近两年,吉利在商用车领域的总投资已高达509亿元,共布局了四大生产基地,总产能预计可达55万辆。一份名为“商用车研究院全新3.5T?LCV欧洲法规咨询项目”的文件显示,吉利方面已对全新3.5T?LCV进行了产业化立项,正在进行这一车型进入欧洲市场的前期准备。
而早在2015年10月,吉利就已经收购了伦敦的一家出租车公司,并开始正式在英国伦敦运营吉利TX5出租车。
长城
在2019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长城汽车曾携WEY?VV7?PHEV、VV7?GT?PHEV、VV7?GT?Pro?PHEV等新能源车型登场。当时,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还在现场发布了WEY品牌全新的全球化战略,***在德国建立技术中心,以德国市场为起点,以新能源车型为载体,两年后正式切入欧洲市场。
根据全球化的布局思路,长城汽车将斥资20亿欧元,在欧洲建设24GWh的大型动力电池工厂,配套正极材料工厂和电池技术中心。该工厂也将***用高速叠片工艺,并配置AI智能检测及质量预测、分析等智能系统,一期建设于2020年启动,2022年建成投产。欧洲工厂的落成,也将进一步提升长城汽车在欧洲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力。
今年10月,***院正式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再次指明了中国汽车企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不可否认,在汽油车迟迟难以打开海外市场的当下,新能源汽车确定如一把利器在海外市场起到了立杆见影的效果。相信随着国内技术和整个产业链的逐渐成熟,世界范围内将会越发频繁地出现中国品牌汽车的身影。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