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电同价逆天崛起比亚迪领航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中国自一九五八年长春一汽生产东风CA71以来,已有六十五年的历史,但在漫长的六十五年里,我们能生产的车型种类繁多,但技术水平、营销水平却始终无法与进口车、合资车相比。
时代在发展,到了2021年,汽车消费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句话叫“大钱靠挣,小钱靠省”,越来越挑剔的车主想要更便宜的车价,更高的配置,还要用着省心省油更省钱,这些条件叠加在一起,才是车主们真正想要的。
秦PLUS的汽油和电力都是一样的价格,这也是中国第一辆汽车的销量超过一百万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时间进入2023年,比亚迪的第一款冠军版本——秦PLUS冠军版,以9.98万元的逆天定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短短三个月内,就成为了所有领域的第一名,紧接着,又有七款新的冠军版本问世,开启了逆天燃油汽车的下半场,将延续了百年之久的燃油汽车市场,彻底打破。
当然,燃油车也做出了一个强大的反应,那就是大幅降价。对于燃油车降价,降低溢价率,不管是选择新能源车还是燃油车,都会出现两个强大的竞争,最后受益的还是消费者。对于整体轿车市场来说,“起步就有高端配置”的实现,也将成为中国品牌改写格局,夺取A级家轿话语权的里程碑。
自“秦百万”之后,比亚迪的畅销车可谓是一波接一波,6月份,比亚迪的销售量达到了250,000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8.2%,七款畅销车为公司带来了14万多台的销售业绩。
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与雄厚的技术储备密不可分,比亚迪坚持自主研发,全产业链布局,在研发方面已经投入了超过千亿元,目前已有11个技术研究院,研发队伍69,000人,已获授权专利28,000项,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技术鱼池”。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合资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在2022年的时候,自主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49.9%,合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正在逐步缩小,这一点从这些数据上就可以看出来。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成熟,从材料到设计,再到市场,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现在,传统的燃油车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期,而比亚迪,则是新能源领域的开拓者,它不但成为了一个新的纪元,同时也在不断的革新着自己的技术,改变着中国,甚至是整个全球的汽车市场。
在逐渐成熟的汽车市场中,比亚迪的成功不仅带来了自主品牌的崛起,也对整个汽车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PLUS冠军版的成功引领了新能源汽车的潮流,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加快了在新能源领域的研发和投资,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
在比亚迪的引领下,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普及速度越来越快,充电桩的布局也日益完善。城市里随处可见的充电站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类充电桩应运而生,满足着不同车型的充电需求。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的高效节能特性,国家对传统燃油车的限行政策也日益严格,推动更多消费者转向环保出行方式。
在全球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比亚迪在国际市场也获得了巨大的认可。其高品质、高性能的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受到广泛欢迎,成功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比亚迪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了良好的声誉,成为中国汽车制造业的一张闪亮名片。
王传福:比亚迪今年先拿下中国第一! 暂不考虑美国市
2023年3月29日,比亚迪董事长、总裁王传福在比亚迪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这样表示。同时他强调:“暂时没有进入美国乘用车市场的***”。这意味着,2023年,比亚迪的主要目标还是对内蓄力,稳步拿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时在产销规模上再创新高度。
3月28日,比亚迪正式公布2022年财报,2022年,比亚迪营收4240亿元,同比增长96%;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增长446%;扣非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1146%。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86.3万辆,稳居新能源销量第一;汽车相关业务毛利率达20.39%。
这是比亚迪创立以来最好的一份成绩单。在2022年营收、净利润、销量、毛利率都全面高涨的背景下,2023年一直被视为比亚迪冲击全球化的全面扩张之年。王传福为何依然将目光锁定在国内?将比亚迪2023年的目标重心放到“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之上?
面对国内友商的“守成战”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全面扩张阶段。2023年市场也将进入一个淘汰赛阶段。”王传福如此强调。
把目标重心依然放在国内,从宏观来看,是因为国内新能源市场在2023年依然将保持高速发展,同时激烈的竞争淘汰赛将拉开序幕。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达649.8万辆,同比增长96.3%,市场渗透率达到27.6%。2023年,行业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850万—1000万辆之间,市场渗透率达到40%左右的规模。
但2023年一季度开始,碳酸锂价格接连下跌、新能源车企价格战加剧、消费者观望态势增加,国内新能源市场仍不稳定。
在这样的背景下,比亚迪2023年的首要目标,不是全面出海“大张挞伐”,而是要在接连的市场波动中,对内彻底站稳脚跟。
2020年到2021年,比亚迪率先推出超级混动技术DM-p与DM-i,迅速引爆“电混”蓝海市场,开启对传统燃油车A+B级轿车、SUV市场的颠覆之路。同时,刀片电池与CTB技术的结合,让比亚迪在纯电市场同样风生水起。比亚迪形成了混动、纯电两条腿向前的发展思路。
但从2022年—2023年一季度,一众国内主流车企开始全面跟进加速混动、纯电市场布局。在这样的背景下,比亚迪在国内新能源的市场优势并不十足的稳固。
2022年4月,长安汽车发布全面电动化规划,至2025年将在新能源等重点领域投入800亿元;2022年9月,奇瑞启动“瑶光2035战略”,未来五年***投资1000亿做大新能源;2023年1月,一汽红旗官宣将“All in”新能源,并全域推动所有车型的电动化;2023年3月,长城汽车发布全新智能电混技术“Hi 4”,剑指比亚迪电混SUV市场;2023年3月,吉利发布全新新能源系列“***”,目标定位同样是20万级混动SUV市场……
当所有在之前相对落后于比亚迪的传统车企开始在新能源的道路上奋起直追,王传福2023年的工作重心,是在国内新能源市场打一场防御战。
“再过几天,3月份数据就要公布,相信一季度(比亚迪)销量较去年同期仍然会保持80%以上的增速。”王传福在发布会上这样表示。跑出远超行业的加速度,彻底把握国内新能源市场的主动权,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是比亚迪2023年的必须拿下的“守成战”。
击垮合资车、燃油车的自主品牌“崛起战”
相比于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动荡局势,2023年比亚迪将目光锁定国内的战略原因还在于,要彻底击垮合资车、燃油车,打一场自主品牌的“崛起战”。
拿下“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就是要把大众打下去。
2023年前三月,比亚迪接连推出秦Plus?DM-i 2023冠军版和唐DM-i冠军版车型。目标精准,开启“油电同价”时代,杀进同级燃油车价格腹地,开启价格颠覆。
“造车新势力也好,做平台的也好,做手机的也好,进来之后造电动汽车……说服大家不要买燃油车,都来买电动车。这个蛋糕不就变大了吗?”2021年王传福接受***访时这样强调。
新能源市场越来越大,燃油车市场就必须越来越小。
2023年第12周,比亚迪(不含腾势)的累计上险量正式超越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的总和,正式登顶中国汽车销量第一品牌。以新能源为核心的比亚迪和以燃油车为核心的大众正式在国内汽车市场走到了对立面。
拿下“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比亚迪要压制的不止是在新能源市场快速布局的友商,更是40年持续占据中国乘用车销量第一的合资车、燃油车。从这个角度来看,拿下“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还是一场民族自主品牌的“崛起战”。
稳固产品、产业竞争力的“蓄力战”
从开启造新能源车之初,王传福就在强调:“我不是赌徒”。在海外扩张战略上,比亚迪自有一套自己的打法。自2021年以来,不少国内造车新势力纷纷开启出海模式,中国以外的汽车市场,新能源竞争相对较弱,也成为新势力率先扎根布局的突破口。
比亚迪同样在2021年开启了新能源乘用车出海全球化。2022年以来,比亚迪持续加速开拓欧洲、亚太、美洲等多个地区的市场。截至2023年3月,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累计出口已经超8万辆。其中,2023年前三月,比亚迪海外出口量已经突破3万辆。2023年全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海外出口订单预计达到20万辆的规模。
但当前的海外出口只是建立在对外贸易基础之上的开端,比亚迪大规模的海外出口规划是需要建立在全产业链的整体配套服务体系的建设之上的。2022年9月,比亚迪在泰国全资投建了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
“比亚迪今年出口泰国5万辆,市占率10%。其他地区渗透率从1%到5%可能需要5年。具体数据现在很难说,打一个市场看一个市场,但是我们有信心把泰国的经验***到全球。”王传福这样总结。
2023年初,不断传出比亚迪在欧洲将落地建厂的传言。近日,比亚迪收购福特巴西工厂的消息再度传出。王传福在发布会上同时明确表示:“海外配合全球化,要做全球服务,包括研发、全球制造、技术服务和售后服务。现在海外基地规模不大,后面会越来越大。整体来说还是以中国的研发和制造为主,因为生态链比较全。”
同时,比亚迪目前确实没有大众、丰田级别的全产品矩阵。
2023年,比亚迪在产品布局中,除了老款车型的全面迭代,就是子品牌的全面上新。腾势、仰望以及规划中的“F品牌”,都将在2023年推出全新产品,并加速布局比亚迪当前的产品矩阵短板——豪华高端车。腾势品牌致力于全方位塑造新豪华产品矩阵,覆盖 MPV、SUV、轿车及都市跑车等领域;仰望品牌以越级技术为支撑,开启百万新能源SUV赛道;F品牌致力于用户个性化需求,主打30万以上新能源市场。
3月,有消息称,比亚迪内部正迎来组织架构改革,海洋、王朝、腾势、仰望等品牌将开启独立运营,这一发展趋势和大众的发展思路如出一辙。
这也意味着,比亚迪要开启全面出海,还需要在产业建设端、产品布局端进行底层沉淀,拿下“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是一场对内提升产业建设力、产品竞争力的“蓄力战”。
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比亚迪面临的是国内友商在新能源领域的迎头赶上,以及合资车在燃油车市场的统治地位。
蓄力冲击,比亚迪2023年要实现目标,300万的销量是最低门槛。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方得智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唐DM-i/汉EV冠军版正式上市,比亚迪旗舰级产品再更新
2023年3月16日晚间,比亚迪汽车举办了主题为“巅峰之上,再造巅峰”汉EV冠军版、唐DM-i冠军版超级发布会,揭晓了两款全新的旗舰级轿车和SUV。新车新增“冰川蓝配色”,同时在配置上有所升级。
售价惊喜 配置更高!
早在此前,2023款比亚迪秦Plus DM-i冠军版车型凭借9.98万元的起售价格,搅动了国内A级轿车市场格局。正因如此,它们的售价,一直都备受消费者关注,当然比亚迪汽车也不会让人失望。在发布会上,比亚迪汽车公布了汉EV冠军版、唐DM-i冠军版车型的售价分别为:汉EV冠军版 20.98-29.98万元、唐DM-i冠军版20.98-23.38万元。
产品力全面升级
从产品力上来看,此次两款冠军版车型产品力升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个是外观上的优化、第二个是大幅提升全系车型的软、硬件配置。
从外观设计上来看,汉冠军版变化有两个点,第一个是新增加了“冰川蓝”配色,更时尚,颜值更高。更加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的眼球。第二个是造型上的优化,相较于老款车型,汉EV冠军版506km、605km造型得到了优化,并且升级了更加动感的前脸以及“中国结”贯穿式尾灯,颜值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而唐DM-i则是延续现款唐DM-i的设计,新增加了冰川蓝配色。
内饰部分,汉EV冠军版和唐DM-i冠军版也将延续原有车型的设计,那么此次的升级具体在哪一些地方呢?主要是在配置上,在智能化上,汉EV冠军版、唐DM-i冠军版车型都配备了DiLink 4.0(5G)智能网联系统、并拥有全新的UI设计,定制化的***以及速率提升10倍+的5G芯片等。同时两车还将搭配BSD盲点监测系统、W-HUD抬头显示,有效提高驾驶者行车安全。
此外,此次汉唐双旗舰冠军版的焕新,最大亮点是在底盘升级方面,汉EV冠军版前驱车型、唐DM-i冠军版车型都将配备FSD可变阻尼悬架系统,可以根据路面变化自动调节阻尼,以此适应多样的路况。给驾驶者带来更好的操控体验。除了能够提升乘坐感受以外,也有助于车辆驾驶乐趣的提升。
汽车网评:双旗舰冠军版 玩转“油电同价”
2023年1月初,不讲武德的特斯拉开始宣布降价,拉开了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内卷大戏的帷幕。其他品牌也纷纷跟进降价,但是效果甚微,反而进入了“量价同跌”的场面。
在一众品牌黯然失色的背景下,比亚迪汽车并未受到影响,反而进一步攀升。2023年2月,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的占有率从2022年2月的31.8%爬升到了39.8%。
如今,随着更强竞争力的汉唐双旗舰冠军版的推出,未来比亚迪汽车也将冲击更高的销量天花板。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网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